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为新时代丰泽发展,插上了有力的翅膀!

近年来,丰泽区前瞻布局经济发展新赛道,把数字经济作为产业转型、绿色发展的主导力量,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。过去一年,丰泽区数字经济规模500.37亿元,占GDP比重超六成,高出福建省13个百分点,比重居泉州市第一,是泉州市首个突破60%的县(市、区),落户了泉州市超三成省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。

企业聚,产业兴。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“一区十园”之一,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高新技术企业云集,为产业发展集聚强大动能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5月底,园区已有161家企业入驻,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,其中包含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,1家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,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,33家高新技术企业,11家“规上企业”,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,5家瞪羚企业,9家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,4家研发机构,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,1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。

日前,记者走进园区,采访力同科技泉州公司、宏芯科技(泉州)有限公司、福建(泉州)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。

——力同科技研发多款芯片 助力本土通讯企业发展

泉州被誉为“对讲机之乡”,是世界最大的对讲机产业生产基地,每年有数千万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。

2015年,随着力同科技扎根丰泽,助力泉州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,很多本土通讯企业告别了“缺芯”的难题。如今,每10台泉州制造的对讲机便有7台使用力同科技的芯片。

总部位于深圳的力同科技,是一家集无线通讯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,主要产品包括转网通信芯片以及模块、专网通信终端、射频功放、系统设备和软件等,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涵盖从芯片设计到整机制造,从终端设备到云端控制的完整产业链的企业。

时代在变,对讲机产品也几经更迭。深耕行业多年,力同科技瞄准通讯行业需求,自主研发出了多种芯片,取得多项核心专利。“泉州是制造业大市,无线电通信产业基础雄厚、产业链完整,这里有很多专网通信的龙头企业,我们与这些下游企业的合作很紧密。”力同科技泉州公司经理黄明明介绍,力同科技目前在泉州的团队超过半数是科研人员,未来将以自主研发的芯片及软件平台服务为切入点,提供跨平台融合通信的解决方案,与合作伙伴共建“云、管、端、芯”产业链生态,进一步延伸对讲机的应用场景,开发面向智慧校园、智慧养老、智慧酒店等场景的无线通讯解决方案。

力同科技负责人介绍公司情况

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,力同科技积极响应泉州“强产业、兴城市”双轮驱动号召,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,已与丰泽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,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,建设专网通信(无线对讲)产业基地,争取开发出更多自主核心芯片和技术,让泉州的通讯信息产业再上新台阶。

——宏芯科技建成国内首条硅光模块生产线国庆前后将投用

在光通信系统中,硅光芯片及其封装光收发模块是关键核心器件,也是目前前沿厂商关注的焦点。宏芯科技(泉州)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这两个“热点”为主打的“年轻”公司。

这几日,在宏芯科技的制造中心里,相关设备正陆续进驻,该中心将建成国内第一条硅光模块生产线,并有望于今年国庆节前后投用。

据悉,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和5G承载网用硅谷芯片与模块的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,总部位于泉州市,并在北京市中关村和武汉光谷设立研发中心,拥有国际一流的硅光芯片与模块技术,研发和生产的100/400/800硅光模块,可以满足云服务商、电信运营商、光通信设备商等的海量需求。

公司创始人杨林博士是研究芯片出身的,经验丰富。此前通过同行牵线,他与政府部门取得联系,仅来过一次泉州就决定把公司搬来泉州。过去一年多来,这位资历深厚的博士带领团队在泉州开展科研,进展顺利,积极为我国光通信产业“缺芯”的难题寻找答案。团队自主研发的硅基光调制器集成与低损耗光耦合等关键技术,具有低成本、低功耗、低损耗、高性能、高集成等特点,能有效解决硅光集成芯片规模化生产问题。

宏芯科技负责人介绍公司情况

“泉州的营商环境很好,政府方面也很积极。”杨林表示,来到泉州后,公司的研发速度非常快,模块方面的工作顺利推进,团队还研发出4款芯片,全部达到量产的标准,预计年底公司将有5款产品面世。杨林表示,将用3到5年的时间,把公司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硅光芯片与模块供应商。

——福建(泉州)哈工大工研院产品覆盖智能制造产业 为企业发展赋能

配置消毒方案的室内消毒喷雾机器人实现自动行走、自主充电、自动喷洒、自主避障;智能代步机器人形体小巧、机动灵活、高效智能、自主导航与避障等特点,可载重200公斤、续航里程20公里,能有效满足机场、医院、公园等大型公共设施内人流代步移动需求……在刚刚结束的海创会上,福建(泉州)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工研院”)的智能机器人产品非常吸睛。

工研院是由福建省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6年在泉州共同组建,主要开展机器人技术、智能技术、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,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咨询与人才培养等工作。经过6年多的发展建设,工研院在人才、技术、项目、市场等方面,都取得了丰硕的积累和成绩。

在泉州名声大噪的体育用品、电力、轻工等行业里,处处都有工研院的身影。工研院的调试间里,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装备令人眼花缭乱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一台为电网行业设计的智能机器人进入调试阶段,该机器人能代替工人在高空精准、安全地完成高压线修复作业;配备智能设备的健身器材,可实时监测和评估显示相关的运动数据。

工研院科研团队负责人在介绍产品

“每年,我们都有30多个项目落地,覆盖智能制造核心产业,持续为泉州乃至全国各地的企业赋能。”据工研院技术总监梁培栋介绍,工研院目前已逐步建成120余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,成员来自全国各个高校,包括清华、哈工大、上海交大等。围绕数字化建设、数字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三个方面,工研院已初步建成国家和省市级别的12个研发平台,申报的专利达350余项。

他表示,这几年,由工研院研发的极端环境特种机器人系统、数字AI系统等,一方面被广泛赋能泉州传统产业,另一方面也起着“放大器”的作用,孵化、引领着新兴产业发展,把更多优质资源、产业引入泉州,汇聚人才资源、项目资源和资本资源,助推泉州产业数字转型。

摘自(看丰泽)

(来源:丰泽区人民政府网站)